惠東黨政代表團赴貴州望謨縣開展東西部協作調研
近百項目強產業惠民生

幫扶企業黔西南凱源鞋業公司為望謨提供了不少工作崗位。 圖片由粵黔協作工作隊黔西南州工作組望謨小組提供
群山逶迤,碧波蕩漾,相隔千里的惠東與貴州望謨因東西部協作緊緊相連,共繪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。日前,惠東縣委副書記、縣長徐永強率領黨政代表團赴望謨縣開展東西部協作調研。這是繼今年10月10日望謨縣黨政代表團赴惠東對接協作后的又一次深入互動。自結對以來,兩地構建高效順暢工作機制,累計投入協作資金超億元,實施產業、教育、就業等近百個項目。
產業協作
11個項目輻射帶動八步茶種植2萬余畝
產業協作是東西部協作的基石。在深化東西部協作進程中,惠東縣精準識別望謨縣養殖業飼料短缺的痛點,探索“定制工廠”模式,創新“協作資金+政企共建”模式,注入77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,支持望謨縣建設現代化飼料加工廠。項目占地10.74畝,設計年產6萬噸飼料,預計2026年2月投產。
今年,惠東縣投入東西部協作財政援助資金698萬元,推動望謨縣有機肥料廠建設項目,形成“飼料加工喂畜禽—糞污制肥種作物—作物原料供飼料”閉環,化肥減量30%,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率達85%。降低交通運輸成本,讓產業鏈各環節互為支撐,為欠發達地區產業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“惠望樣本”。
茶產業協作更是東西部協作的亮點。望謨縣郊納鎮精心打造的2000畝智慧茶園配備先進監測系統,精準捕捉氣溫、氣壓、濕度、墑情等關鍵數據,實現產品數字化追溯。這一舉措不僅能每年節約20萬~25萬元勞務費,更將資金用于培訓當地茶農,提升生產品質,增加農戶收入。
惠東縣稔山鎮黨委委員、望謨縣政府辦副主任林德勝表示,將依托珠三角廣闊市場在銷售端發力,樹立好品牌、擴大知名度,通過廣博會和電商平臺等方式,助力望謨茶產業發展壯大。
自2021年以來,惠東縣向望謨縣茶產業投入資金2270萬元,實施項目11個,輻射帶動八步茶種植面積2.23萬畝,投產面積達1.13萬畝。同時,吸引8家規下企業入駐園區,為茶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。到2024年,園區年度總產值達0.78億元,整個茶產業直接帶動16000余名農村勞動力增收致富。
教育醫療
培育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
調研期間,惠東縣黨政代表團深入望謨縣中等職業學校,詳細了解職教合作及人才共育情況。
據了解,自2021年協作結對以來,惠東共選派197人次專業技術人才赴望謨縣駐點幫扶,望謨選派到惠東學習交流370人次。望謨縣實驗高中在30名幫扶專家的精準助力下,實現了從“跟跑”到“領跑”的跨越式發展。該校建校初期基礎設施近乎空白——無實驗室、多媒體教室,辦公桌椅短缺,校園網絡覆蓋為零。幫扶團隊通過分層教學、專題講座、人才培養、資金投入等舉措,為山區教育注入持久動能。
醫療協作方面,惠東縣人民醫院、惠東縣第二人民醫院累計選派專業技術骨干36人次赴望謨縣人民醫院駐點幫扶,同步推進“人才反哺”工程;望謨縣累計選派186名臨床骨干赴惠東進行系統性進修,實現了先進理念與技術“引進來”與本土人才“再培養”,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。接下來,幫扶團隊將著力提升當地特色疾病診療技術與整體醫療服務水平,同時依托多元宣傳平臺講好協作故事,凝聚社會資源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。
這種“組團式”幫扶模式,通過植入和重塑,制定符合受援學校、醫院發展的硬核舉措,為望謨培育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。
勞務協作
工作人員常駐惠東勞務協作站
勞務協作是東西部協作的重頭戲。據統計,望謨縣每年務工群眾達8萬人以上,2025年達8.6萬余人。在東西部勞務協作政策扶持下,務工群眾收入穩定、生活質量明顯改善。
黔西南凱源鞋業有限公司是由東西部協作平臺引進的幫扶企業。到該公司上班不足一年的陳明月已經成“明星員工”,7月、8月她的計件工資連續突破7000元。“以前種地收入不穩定,現在‘家門口’上班,既能照顧老人孩子,還能攢下錢給娃讀書。”
在勞動力轉崗就業、穩崗跟蹤及就業監測工作中,望謨縣積極發揮勞務協作站的橋梁和樞紐作用,在主要就業城市設立勞務協作工作站,在150個村建立就業綜合服務站,將駐惠東勞務協作站建設成在外務工人員之家,派駐工作人員常駐。惠東工作小組積極對接東部勞務市場,與多家企業建立長期就業合作關系,為務工群眾提供從“家門口”到車間的“一站式”服務。
農文旅融合
拓展特色林業協作,培育增收增長點
惠東縣黨政代表團還前往望謨縣蔗香鎮,先后考察板陳村紅色美麗村莊與棲望康旅民宿,實地調研紅色文化、生態資源與旅游產業的融合路徑。蔗香鎮兼具優良生態、豐富水域與特色農業資源,是農文旅融合發展潛力之地,將不斷探索“農業+文化+旅游”新模式,讓綠水青山與歷史文化真正成為群眾增收、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。
在望謨縣大觀鎮國有林場,代表團調研了沉香試種備選基地,結合惠東沉香全產業鏈經驗,從品種篩選、種植技術、風險防控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,為兩地拓展特色林業協作、培育增收增長點明晰思路。這種農文旅融合模式,將望謨的生態資源優勢與惠東的市場、經驗優勢有機結合,探索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。
值得期待的是,望謨縣2025年度粵黔東西部協作資金惠民文化書屋改造項目即將于11月底完工投用。該項目與望謨縣城市主題書房合并,由粵黔東西部協作資金支持,共計132萬元。書屋改造面積700余平方米,打造閱覽區、電子閱覽區、兒童閱讀區等多個功能空間。文化書屋建成后將免費開放,圖書數量在4000冊左右,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群眾的閱讀需求。“我們希望將此項目打造成為集閱讀學習、文化交流、親子互動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服務平臺,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便捷的閱讀資源。”林德勝說。
十年協作,惠東與望謨已從“對口支援”邁向“合作共贏”新階段。10月,兩縣簽訂了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協議。接下來,兩地將持續提升產業、就業及政企協作質量,推動協作從“輸血式幫扶”向“造血式共建”深度轉型。持續打造“惠心在望”協作品牌,強化人才支撐,創新協作方式,加強雙向聯動,推動資源要素高效流動。
惠州日報記者洪鵲兒